摘要:
写好议论性散文,论据是不可忽视的要素。如何恰到好处地选用论据、恰如其分地进行表达呢?结合近年来各地的高考佳作,笔者梳理出以下四种技法,供同学们参考。一、名句串联法就是将一些名言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镶嵌在文句中,串联成文,造成一种前呼后应、排山倒海的气势。如下面这段文字:是啊!这一路艰辛,这一路坎坷,这一路无奈。苏轼没有消沉,没有失落。他永远也不会去吟唱那软绵绵的情诗与愁苦。什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属于李清照这小女子。“杨柳岸,晓风残月”“竟无语凝噎”只适合柳三变的多愁善感。“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虑只为李后主吟唱。苏东坡是“关西大汉”,他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他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在上面的文章中,作者在运用论据的过程中,信手拈来李清照、柳永、李煜和苏轼等人有代表性的诗句,串联成文,极具表现力。它一方面避免了完整的事实论据所使用的繁琐,另一方面又形成了文章本身的张力和质感,给人以内容的厚重感和更多的诗意回味。二、夹叙夹议法夹叙夹议,就是在选用论据的时候,一边对自己选用的材料进行简要的概括叙述,一边根据材料的内容进行议论。但这种叙述没有必要铺展太开,议论也应力求简洁、精要,能够画龙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