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O139群霍乱弧菌形成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对杭州一起暴发的65株O139群霍乱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取其中20株多重耐药菌株进行结合性转座子样SXT元件标志基因intSXT和Ⅰ类整合子的PCR检测,并对Ⅰ类整合子基因盒区扩增产物应用限制性酶切和DNA测序分析携带的基因盒.结果:65株O139群霍乱菌株中,56株(86.2%)均呈同一耐药谱,对11种抗生素多重耐药,仅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及丁胺卡那敏感.20株多重耐药菌株中, SXT元件标志基因intSXT均阳性,Ⅰ类整合子5′保守区、基因盒区和3′保守区也均阳性.其携带基因盒为氨基糖苷腺苷酰基转移酶基因aadA2.结论:此次暴发的多重耐药的O139群菌株均携带有SXT元件,Ⅰ类整合子在多重耐药菌株的形成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推荐文章
活白水鱼体表检出O139群霍乱弧菌
霍乱弧菌
白水鱼
流行株
霍乱疫情分离霍乱弧菌的耐药性及分子特征分析
霍乱弧菌
分子分型
毒力基因
药物敏感性
北京港口水产品中非O1/O139群霍乱弧菌MLST分型研究
非O1/O139霍乱弧菌
多位点序列分型
北京港口进出口水产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起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菌株的耐药性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霍乱弧菌 耐药 SXT元件 整合子
年,卷(期) 2005,(7)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8-80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78.3
字数 308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8685.2005.07.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劲草 72 465 12.0 18.0
2 孟冬梅 34 269 9.0 15.0
3 张蔚 35 291 10.0 16.0
4 汪皓秋 36 144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54)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7(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霍乱弧菌
耐药
SXT元件
整合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半月刊
1004-8685
41-1192/R
大16开
郑州市经一路12号
80-152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668
总下载数(次)
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