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金属蒸汽真空弧源,以40 kV加速电压对纯锆样品分别进行了1016-1017/cm2的钇、镧离子注入,注入温度约为130℃.然后对注入样品进行表面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注入的钇以Y2O3形式存在,镧以La2O3形式存在.俄歇电子能谱表明,纯锆基体表面的氧化膜厚度随着离子注入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当离子注入剂量达到1017/cm2时,氧化膜的厚度达到了最大值.卢瑟福背散射显示镧层的厚度约为30 nm,同时直接观察到当离子注入剂量为(La+Y)1017/cm2时,纯锆样品表面发生了严重的溅射.
推荐文章
Mo 离子注入对纯铜表面纳米层稳定性的影响
表面机械研磨处理
离子注入
表面纳米层
微观结构
硬度
离子注入表面改性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离子注入
表面改性
应用
Q235钢表面纳米化处理对离子注入的影响
Q235钢
表面纳米化
离子注入
缺陷
纳米晶铜中离子注入碳后的组织结构研究
离子注入
洋葱状富勒烯
纳米晶
表面机械研磨处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纯锆上离子注入钇和镧后的表面分析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纯锆 钇和镧离子共注入 卢瑟福背散射 x射线光电子能谱
年,卷(期) 2005,(12) 所属期刊栏目 凝聚物质:电子结构、电学、磁学和光学性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14-5919
页数 6页 分类号 O4
字数 311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3290.2005.12.07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白新德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68 762 16.0 24.0
2 潘峰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30 196 6.0 13.0
3 彭德全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18 134 6.0 10.0
4 孙辉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纯锆
钇和镧离子共注入
卢瑟福背散射
x射线光电子能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