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等激波强度设计方法,并考虑变比热、激波与附面层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对唇口平直和唇口带有斜楔的超燃冲压发动机二维混压式前体/进气道进行了初步设计,比较分析了几种方案进气道的设计点和非设计点性能,研究表明,在低飞行马赫数(Ma)下,唇口带有斜楔的前体/进气道起动性能和总压恢复优于唇口平直的,在高飞行Ma下,唇口平直的前体/进气道冲压比高、外罩阻力小,而唇口带有斜楔的前体/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高,外罩阻力相对较大.针对超声速燃烧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和进气道间非定常干扰的问题,计算研究了飞行Ma=4,6下,燃烧室压力升高对进气道/隔离段流场和起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飞行Ma条件下,燃烧引起的压力扰动容易往上游传播,甚至引起进气道不起动;随着飞行Ma的增大,隔离段的抗扰动能力是增强的;当进气道进入不起动后,进气道的捕获流量和总压恢复系数急剧下降,高飞行Ma时的捕获流量的下降幅度比低飞行Ma时大.
推荐文章
冲压发动机超声速进气道研究进展
冲压发动机
超声速进气道
概念创新
冲压发动机超声速进气道研究进展
冲压发动机
超声速进气道
概念创新
超声速进气道及冲压发动机动态特陛分析
超声速进气道
冲压发动机
动态特性
燃烧模型
燃油扰动
超声速进气道及冲压发动机动态特陛分析
超声速进气道
冲压发动机
动态特性
燃烧模型
燃油扰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声速燃烧冲压发动机进气道起动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学科 航空航天
关键词 进气道起动 气动设计 超音速冲压喷气发动机 航天器 研究
年,卷(期) 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68
页数 7页 分类号 V4
字数 47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758X.2006.06.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宋文艳 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 120 757 13.0 18.0
2 贺伟 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 5 120 5.0 5.0
3 刘伟雄 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 4 77 4.0 4.0
4 马晓锋 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 1 1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1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进气道起动
气动设计
超音速冲压喷气发动机
航天器
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双月刊
1000-758X
11-1859/V
大16开
北京市9622信箱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05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059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