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无论是传统的课堂教学还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都要提出问题,讨论问题,然而,它们也有许多不同之处.目的不同.传统的课堂教学,讨论的目的是教师既定的.讨论问题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诱导""启发"下,按教师预设的路径,一步步得出预设答案的过程.这样的课堂虽然也有对话,但大多是我问你答式的,是虚假对话.问题讨论关注的不是过程而是结果,这个结果是唯一的,权威的,即教师认定的标准答案.课堂中的问题是静态的,是预设的.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问题是师生、生生交流、沟通的话题,虽然讨论问题也要达到一定的目的,但它并不追求唯一的、权威的答案,它的答案是多样的,只要言之有理.问题讨论不单关注结果,更关注对话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思维能力,获得知识.这样的对话课堂,问题是动态的,可以随课堂的情境而变化,因而是生成的.提出问题的对象不同.传统的课堂,问题是由教师提出的,虽然也允许学生提问,但那只是陪衬,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与教师预设的目的有关,就讨论;如果无关或关系不大,教师往往找个借口将其排斥在课堂讨论之外.这貌似对话,实质还是灌输式教学.课堂上只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削弱甚至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理念...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会抛砖,才能引玉-课堂对话艺术
来源期刊 河南教育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课堂教学 讨论问题 提出问题 夏洛克 教师 新课程理念 学生提问 设计问题 学生参与 对话艺术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47
页数 2页 分类号 G63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课堂教学
讨论问题
提出问题
夏洛克
教师
新课程理念
学生提问
设计问题
学生参与
对话艺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教育(基教版)
月刊
1003-2223
41-1033/G4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
36-30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729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5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