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无论是传统的课堂教学还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都要提出问题,讨论问题,然而,它们也有许多不同之处.目的不同.传统的课堂教学,讨论的目的是教师既定的.讨论问题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诱导""启发"下,按教师预设的路径,一步步得出预设答案的过程.这样的课堂虽然也有对话,但大多是我问你答式的,是虚假对话.问题讨论关注的不是过程而是结果,这个结果是唯一的,权威的,即教师认定的标准答案.课堂中的问题是静态的,是预设的.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问题是师生、生生交流、沟通的话题,虽然讨论问题也要达到一定的目的,但它并不追求唯一的、权威的答案,它的答案是多样的,只要言之有理.问题讨论不单关注结果,更关注对话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思维能力,获得知识.这样的对话课堂,问题是动态的,可以随课堂的情境而变化,因而是生成的.提出问题的对象不同.传统的课堂,问题是由教师提出的,虽然也允许学生提问,但那只是陪衬,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与教师预设的目的有关,就讨论;如果无关或关系不大,教师往往找个借口将其排斥在课堂讨论之外.这貌似对话,实质还是灌输式教学.课堂上只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削弱甚至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