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改善柴油机的油气混合过程,开发了TR燃烧系统.该系统在原机ω型燃烧室的基础上增加壁面导向圆弧,配合锥面4×φ0.36+垂直中心喷孔1×φ0.20喷油器.以对TR燃烧系统的可视化研究为依据,应用STAR-CD软件对其喷雾混合过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导向圆弧形成的二次射流增加了空气卷吸和油气混合空间.中孔油束与中心凸台碰撞形成的盘状喷注同样也增加了中心处的油气混合;TR燃烧系统具有较少的燃油附壁质量并存在多处大小不同方向各异的漩涡,加速了油气混合.台架试验表明:TR燃烧系统在中低负荷时排放烟度低于0.1 BSU,全负荷时低于0.4 BSU.推迟供油提前角至11℃A时,NOx排放大幅度降低,浓度为203×10-6~776×10-6,烟度在0.3~0.6 BSU之间.试验表明TR燃烧系统在降低柴油机排放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
推荐文章
喷雾锥角对柴油机燃烧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
柴油机
数值模拟
喷雾锥角
燃烧
用特征时间燃烧模型模拟直喷式柴油机的燃烧
特征时间燃烧模型
数值模拟
直喷式柴油机
富氧燃烧对柴油机低温燃烧反应机理影响的数值分析
富氧燃烧
柴油机
低温反应机理
计算流体动力学
柴油机TR燃烧系统模拟与试验研究
柴油机
燃烧室
数值模拟
喷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柴油机TR燃烧系统的数值模拟
来源期刊 内燃机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TR燃烧系统 数值模拟 喷雾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
页数 5页 分类号 TK421
字数 251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925.2006.04.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旭 大连理工大学内燃机研究所 13 146 7.0 12.0
2 刘卫国 大连理工大学内燃机研究所 29 396 11.0 19.0
3 高希彦 大连理工大学内燃机研究所 79 1070 18.0 29.0
4 廖春明 大连理工大学内燃机研究所 8 76 5.0 8.0
5 杨德胜 大连理工大学内燃机研究所 22 280 10.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6)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内燃机
柴油机
TR燃烧系统
数值模拟
喷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内燃机工程
双月刊
1000-0925
31-1255/TK
大16开
上海市闵行区华宁路3111号
4-257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10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4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