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利用掺硅FeNi粉末触媒,在国产六面顶压机上进行了金刚石单晶的合成实验,研究了高温高压条件下,Fe-Ni-Si-C体系合成金刚石单晶的成核特性.结果表明,由于掺Si量的不同,合成金刚石的最低生长条件(压力和温度)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但随着触媒中掺Si量的增加,其成核量也随之增加;通过光学成像显微镜观测发现,合成出的金刚石晶体同FeNi-C体系合成的晶体的颜色和形貌具有较大的区别,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主要表现为部分晶体质量好,而部分晶体则质量很差(晶体呈浅黑色,晶形不完整等),且随触媒中掺Si量的增加,质量差的晶体比率增高.对不同合成条件的棒料进行X-ray检测发现,在金刚石合成条件下有FeSi和Fe3Si的生成,台阶压力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FeSi、Fe3Si的粒度.我们推测,难熔化合物FeSi和Fe3Si参与成核,导致金刚石成核量增加,而这种金刚石的"异形核"存在,会导致晶形不够完整和包裹体的产生.
推荐文章
Fe-Si-C体系合成金刚石的生长特性
高温高压
金刚石
粒度
不同衬底材料上金刚石薄膜成核特点的研究
金刚石薄膜
成核密度
衬底材料
化学气相沉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FeNi-Si-C体系金刚石的成核特性
来源期刊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金刚石 成核量 粉末触媒 异形核
年,卷(期) 2006,(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2,16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164
字数 175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852X.2006.05.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红安 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122 381 8.0 12.0
2 周林 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18 42 4.0 5.0
3 贾晓鹏 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121 431 9.0 13.0
5 臧传义 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23 120 6.0 10.0
8 郑友进 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54 81 4.0 7.0
10 秦杰明 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11 41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金刚石
成核量
粉末触媒
异形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双月刊
1006-852X
41-1243/TG
16开
郑州市高新区梧桐街121号
36-34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6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5377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