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作为生态脆弱区,黄土高原及其风沙过渡区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人类干扰是造成土壤侵蚀、土地退化加剧的主要原因,而道路网络作为人类干扰的途径,贯穿于各类景观,其存在和发展产生了许多生态效应,同时对土地生态安全产生影响.在分析道路对景观影响的基础上,论述道路网络和土地生态安全的关系,基于生态效应,从格局和过程研究入手,提出基于格局和过程的生态安全指数,综合评估道路网络潜在生态影响及累积性后果,进而分析道路网络对典型脆弱区生态安全的影响.以陕北横山县为研究区,利用GIS分析道路网络对区域生态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道路所造成的生态安全在空间尺度上差异较大,道路密度和生态安全水平具有较高的负相关.
推荐文章
云南纵向岭谷区道路网络对生态系统影响的尺度效应
云南纵向岭谷区
道路网络
地形因子
生态系统
尺度效应
福建省道路网络对土地利用转换的影响分析
福建省
道路网络
土地利用
阈值
黄土高原山丘区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及预测
土地生态安全
PSR模型
主成分分析法
黄土高原山丘区
云南纵向岭谷区道路网络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阈值分析
云南纵向岭谷区
道路网络
生态系统
阈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道路网络对黄土高原过渡区土地生态安全的影响
来源期刊 干旱区研究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道路网络 生态安全 景观格局 土地利用 黄土高原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土地及土地利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6-132
页数 7页 分类号 F062.2
字数 774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傅伯杰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36 24521 87.0 154.0
2 郭旭东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1 52 1.0 1.0
3 连纲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11 874 10.0 11.0
4 王静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50 300 9.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3)
共引文献  (673)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2)
同被引文献  (172)
二级引证文献  (323)
193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9(2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01(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2(1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2)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9(1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0(2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1(32)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2(2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3(3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14(39)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5(3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4)
2016(4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5)
2017(3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18(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19(3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20(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道路网络
生态安全
景观格局
土地利用
黄土高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干旱区研究
双月刊
1001-4675
65-1095/X
大16开
新疆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818号
58-37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1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70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