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解天马颗粒剂的体内抗癌作用及其机理、毒性,建立人大肠癌SW-480细胞株肾被膜下移植瘤小鼠模型,设立天马颗粒剂治疗组、氟尿嘧啶(5-Fu)阳性对照组、联合用药组和安慰剂对照组.肿瘤细胞接种后第2天开始分别给药,连续用药8d后,采用病理形态学、免疫组化、图像分析技术等方法,定量检测各组移植瘤的细胞核形态及Ki-67、PCNA、wpp53和bcl-2的表达情况,各组抑瘤效应的强弱,同时对天马颗粒剂进行了毒理学研究.结果:(1)天马颗粒剂组肿瘤体积、重量均明显小于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P<0.01),与联合用药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2)天马颗粒剂和联合用药可改善移植瘤细胞及细胞核形态,并使核内染色质减少;(3)天马颗粒剂组和联合用药组的Ki-67表达和PCNA表达水平降低(P<0.01);(4)天马颗粒剂能诱导SW-480细胞凋亡,下调wpp53,bcl-2表达;(5)天马颗粒剂安全无毒.
推荐文章
毒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体会
毒理学
实验教学
改革实践
中国毒理学发展概述与研究思考
毒理学
毒物
毒性
污染物
空气微细颗粒物
健康风险
转化毒理学研究概述
转化毒理学
生物标志物
药物评价
毒理学的研究进展
毒理学
研究热点
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天马颗粒剂抗癌作用与毒理学的初步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肛肠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天马颗粒剂 抗肿瘤作用 毒理学 小鼠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与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6
页数 6页 分类号 R73
字数 475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永恒 122 499 12.0 15.0
2 欧阳晓明 3 7 2.0 2.0
3 钟英才 4 7 2.0 2.0
4 吴志强 8 23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5)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7)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天马颗粒剂
抗肿瘤作用
毒理学
小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肛肠病杂志
月刊
1000-1174
37-1167/R
大16开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西路42号
24-33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33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274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