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1)置换与转换 雕塑能从许多面看,但绘画只能从前面看。设想一下,从背面看米开朗基罗的“最后的审判”会是什么样子呢?我想,原先重要的人物都会变得不太显眼,反而是次要的处在边角的人物成为了主要角色,而画面原先的意义也发生了巨大的戏剧性的转变。也许,这连米开朗基罗本人也未曾设想过。
推荐文章
媒体审判:错位的新闻监督
媒体审判
新闻监督
负面效应
基于三维视觉的当代油画虚拟创作
三维视觉
当代油画
虚拟创作
帧插值
笔径计算
层次感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动画创作研究
虚拟现实技术
动画创作
新媒体动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关于《虚拟最后审判》的创作自述
来源期刊 社会学家茶座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审判 米开朗基罗 创作 虚拟 戏剧性 人物 绘画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52
页数 5页 分类号 J110.9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缪晓春 中央美术学院摄影工作室 4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审判
米开朗基罗
创作
虚拟
戏剧性
人物
绘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社会学家茶座
季刊
济南市胜利大街39号
出版文献量(篇)
151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