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左、右轮转速差作为反馈量,对独立轮对的摇头量进行主动导向控制,并研究控制的效果.研究表明:如果仅使用左、右轮转速差作为反馈量,只能使轮对达到纯滚线位置;但在经过补偿速度和轨道曲率的信息后,能使轮对达到线路中心位置.采用转速差反馈主动导向控制后,系统的稳定性会发生变化,反馈增益的稳定区域随着速度增大而减小,补偿速度和轨道曲率信息不会改变控制增益的稳定区域.仿真分析表明这种主动导向控制方法所需要的功率很小.这种方法的反馈量,即左、右轮对转速差可以通过测量车轮的转速而获得,因而这种主动导向控制方法具有显著的实用价值.
推荐文章
独立轮对模型车转速主动控制实验
独立轮对
主动控制
仿真计算
实验
采用轮毂电机的独立车轮轮对的主动导向控制
独立车轮
轮毂电机
主动导向
控制
铁道车辆
轨道车辆电气耦合轮对导向机理与仿真
电轴技术
电气耦合轮对
建模仿真
导向性能
新型低地板独立轮对转向架主动控制研究
列车
独立轮对
主动控制
电动机调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种基于转速反馈的独立轮对的主动导向控制方法
来源期刊 中国铁道科学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独立轮对 导向 主动控制 轻轨车辆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93
页数 5页 分类号 U270.331
字数 364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1-4632.2006.01.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沈钢 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 116 1088 18.0 27.0
2 周劲松 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 92 836 16.0 26.0
3 任利惠 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 81 1008 17.0 2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40)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独立轮对
导向
主动控制
轻轨车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铁道科学
双月刊
1001-4632
11-2480/U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
82-776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0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556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