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目的:分析地铁杂散电流腐蚀在线监测的原理,并对地铁杂散电流监测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进行初步设计.同时对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措施提出看法.研究方法:结合地铁的实际情况及标准规定的杂散电流腐蚀危险性判定指标,选择埋地金属结构的极化电位作为监测的参数,采用具有电压稳定、不易极化、内阻低且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Cu/CuSO4作为参比电极;测控系统硬件的核心是基于ARM7微处理器,其高速的性能、丰富的接口资源,很容易实现测控功能.研究结果:该研究总结出了可用于预测金属结构在杂散的腐蚀轻度和腐蚀趋势的自动在线监测系统.研究结论:尽管地铁杂散电流的腐蚀性大,但只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设计合理的自动在线监测系统,有效地降低杂散电流腐蚀的损失,确保地铁长期运行使用的安全.
推荐文章
轨道交通杂散电流腐蚀的监测及防护研究
轨道交通
杂散电流
杂散电流补偿
电流防护
监测与防护
城市轨道交通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方案浅谈
城市轨道交通
杂散电流
腐蚀防护
回流系统
分布式轨道交通杂散电流监测模型研究
杂散电流
分布式
轨道交通
监测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杂散电流防护系统仿真分析
轨道交通
直流牵引供电系统
电力系统仿真
杂散电流
腐蚀防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轨道交通杂散电流腐蚀的监测及防护研究
来源期刊 铁道工程学报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地铁 杂散电流 监控 防护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城市轨道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1
页数 3页 分类号 U226
字数 248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106.2006.0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仕兵 华东交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8 188 7.0 13.0
2 杨立新 14 160 8.0 12.0
3 邸荣光 华东交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12 130 6.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铁
杂散电流
监控
防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铁道工程学报
月刊
1006-2106
11-3567/U
16开
北京市复兴路69号中国中铁广场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82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436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