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检测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PaP3末端酶大亚单位与噬菌体基因组末端cos位点的结合能力.方法 通过PCR扩增出末端酶大亚单位编码基因tls,经pMD-T18载体克隆至表达载体pQE31上,IPTG诱导表达,获得包涵体蛋白,用包涵体裂解液溶解包涵体,通过Ni-NTA亲和层析,分离出重组目的蛋白rTLS,透析复性后,与生物素标记的基因组末端cos片段进行结合反应,通过EMSA检测DNA滞后现象.结果 成功构建了表达载体pQE-tls,获得了纯化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重组末端酶大亚单位rTLS,EMSA结果证实结合rTLS后的cos片段与无蛋白加入的对照组相比明显滞后.结论 重组噬菌体PaP3末端酶大亚单位在体外可与基因组末端cos片段发生特异性结合,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推荐文章
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PaP3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假单胞菌,铜绿
细菌噬菌体
最佳感染复数
一步生长曲线
吸附常数
噬菌体PaP3推定基因tls核酸内切酶活性的初步验证
末端酶大亚单位
细菌噬菌体PaP3
基因表达
6株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
铜绿假单胞菌
噬菌体
裂解谱
最佳感染复数
代谢动力学
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裂解酶LysYH6的表达与活性
铜绿假单胞菌
噬菌体
裂解酶
抗菌活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PaP3末端酶大亚单位DNA结合能力的测定
来源期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末端酶大亚单位 噬菌体PaP3 EMSA 蛋白表达
年,卷(期) 2006,(22)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05-2208
页数 4页 分类号 Q55|Q782|Q936
字数 453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5404.2006.22.0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末端酶大亚单位
噬菌体PaP3
EMSA
蛋白表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半月刊
1000-5404
50-1126/R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30号
78-91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739
总下载数(次)
28
总被引数(次)
97850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