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靶向性、非细胞毒抗肿瘤药物的临床试验设计.[方法]本文总结了80项国内外近年开展的靶向性、非细胞毒药物的Ⅰ期临床试验,对每一项试验,我们分别从出入组标准、起始剂量的确定、爬升剂量的方法和最终确定Ⅱ期推荐剂量的方法等几方面进行分析.[结果]80项临床试验中,有48项以毒性反应作为停止剂量爬升的主要原因,8项以药代动力学试验结果为依据,与推荐Ⅱ期剂量的结果相一致.非传统的检测手段,如靶点效应的评价、影像学评价等均未常规在方案中设计,或很少在推荐Ⅱ期剂量时使用.[结论]到目前为止,靶向性、非细胞毒抗肿瘤药物Ⅰ期试验仍沿用"毒性"和药代动力学指标作为观察终点.如何更有效的评价此类药物的分子靶点效应,在早期的临床试验中筛选出有效药物值得在今后进一步研究.
推荐文章
抗肿瘤药物Ⅰ期临床研究设计的考虑要点
抗肿瘤药物
Ⅰ期临床研究
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探讨
抗肿瘤药物
临床试验
质量管理
研究者
抗肿瘤药物Ⅱ期临床研究设计考虑要点
抗肿瘤药物
Ⅱ期临床研究
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主要终点的规律研究
抗肿瘤药物
主要终点
临床试验设计
数据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靶向性、非细胞毒抗肿瘤药物的Ⅰ期临床试验设计
来源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靶向性 非细胞毒药物 Ⅰ期临床试验
年,卷(期) 2006,(z2)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4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4.1|R73
字数 193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2-3554.2006.z2.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曹烨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 9 20 3.0 4.0
3 姜文奇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 54 396 11.0 16.0
7 彭柔君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 4 2 1.0 1.0
13 李鸿立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9)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靶向性
非细胞毒药物
Ⅰ期临床试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双月刊
1672-3554
44-1575/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
46-141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45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023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