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前应变类损伤指标大多数只能利用损伤前后的模态参数进行损伤定位,但要得到损伤前的模态数据非常困难,难以在土木工程中推广应用.为此提出了无健康标准下基于损伤应变模态差分原理的直接定位损伤指标法ISMSD (Strain Mode Shape Difference),只需利用损伤后应变模态数据即能定位损伤.推导了损伤应变模态等间距和不等间距差分格式.在综合考虑相邻两有效极值点间有效距离比、有效极值之差绝对值、有效极值绝对最大值的基础上,建立了直接定位损伤指标数学模型.根据理论推导和数值仿真统计分析,提出损伤位置判定准则:若某点的每阶指标值均最大,则该点有损伤;若某点的某阶或多阶指标值越大,则该点损伤可能性越大;对于某阶节点损伤,则可通过其余阶的指标值定位损伤.该指标能正确地判定损伤位置,尤其是损伤量较小情况.
推荐文章
基于应变模态法的层合梁的损伤检测研究
应变模态
无损检测
纤维金属层合梁
损伤
损伤定位中应变模态指标的改进研究
损伤定位
应变模态:改进
应变模态在检测桥梁钢筋损伤中的性能研究
钢筋损伤
钢筋性能检测
应变模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应变模态差分原理的直接定位损伤指标法
来源期刊 振动与冲击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应变模态 损伤识别 差分 损伤定位 直接指标法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7
页数 5页 分类号 TB123
字数 329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835.2006.04.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同春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 190 1739 23.0 34.0
2 陈厚群 154 4141 34.0 56.0
3 顾培英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 34 401 10.0 19.0
5 邓昌 28 271 8.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5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7)
同被引文献  (39)
二级引证文献  (49)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19)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4(12)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1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10)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应变模态
损伤识别
差分
损伤定位
直接指标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振动与冲击
半月刊
1000-3835
31-1316/TU
大16开
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
4-349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841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12450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