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建立大肠埃希菌O157:H7的嵌合荧光法(SYBR Green I)实时网状分枝扩增(RAM)检测技术.方法将产志贺样毒素大肠埃希菌O157:H7靶基因递比稀释确定SYBR Green I实时RAM的灵敏度,并进一步检测临床分离的菌株.结果SYBR Green I实时网状分枝扩增技术最低能检测10个产志贺样毒素大肠埃希菌O157:H7,检测信号出现的时间与靶基因的浓度成正比,临床分离3株产志贺样毒素大肠埃希菌O157为阳性,而非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为阴性.结论SYBR Green I实时RAM是一种快速、灵敏、准确、实时、环保的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新核酸扩增技术.
推荐文章
基于CRISPR对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检测
大肠埃希菌O157∶H7
成簇的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
聚合酶链反应
检测
基于CRISPR对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检测
大肠埃希菌O157∶H7
成簇的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
聚合酶链反应
检测
大肠杆菌O157∶H7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法的建立
大肠杆菌O157∶H7
胶体金
免疫层析试验
快速筛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肠埃希菌O157:H7嵌合荧光RAM检测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公共卫生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O157:H7 网状分枝扩增技术(RAM) 实时监测
年,卷(期) 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0-671
页数 2页 分类号 R4
字数 209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1-0580.2006.06.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凡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教研室 134 746 13.0 21.0
2 刘晓梅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教研室 60 321 11.0 13.0
3 赵春燕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教研室 72 488 11.0 1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肠埃希菌O157:H7
网状分枝扩增技术(RAM)
实时监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公共卫生
月刊
1001-0580
21-1234/R
128
沈阳市和平区砂阳路242号
8-204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951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13764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