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比喻是常用修辞法,用于记叙文、散文一般称"比喻",用于说明文一般称"打比方",用于议论文论证时一般称"比喻论证法".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比喻有几个常见理解误区,下面略作分析.常见误区之一:比喻的本体、喻体都是名词或名词短语比喻的三种常见类型(明喻、暗喻、借喻),本体、喻体一般是名词或名词短语,鲜有例外.如:《荷塘月色》中"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是明喻,本体是"白花",喻体是"明珠、星星";《十里长街送总理》中"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是暗喻,本体是"长安街",喻体是"大海";《故乡》中"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是借喻,喻体是"厚障壁".不过,比喻还根据本体、喻体、比喻词的结合情况,衍生出另外一些变化形式,如博喻、倒喻、反喻、缩喻、扩喻等.其中有一些比喻的喻体,不是名词或名词短语,而是句子.如,扩喻就是本体、喻体互为平行的句子的一种扩大形式的比喻."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这句歌词,用"老鼠爱大米"来比"我爱你"就是这一类.这类比喻有时本体在前,有时喻体在前,比喻词常被省略,两个句子的结构可相同也可不同.荀子的《劝学》,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