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Mg为助渗剂,采用液态铝自发熔渗经氧化处理的SiC粉体压坯的方法,制备出高增强体含量的SiCp/Al复合材料.通过考察铝液在SiC粉体压坯中的渗入高度与温度、时间的关系来研究铝液的熔渗机理,并对SiCp/Al复合材料进行X射线衍射、能量散射谱和金相分析.结果表明:在熔渗前沿发生的液-固界面化学反应促进两相润湿,毛细管力导致铝液自发渗入到SiC多孔陶瓷中;熔渗高度与时间呈抛物线关系.熔渗激活能为166 kJ/mol,这表明渗透过程受界面反应控制.经氧化处理的SiC粉体均匀地分布在金属基体中,其轮廓清晰.在SiCp/Al复合材料中未发现Al4C3的存在.
推荐文章
无压浸渗法制备不同体积分数及梯度SiCp/Al复合材料
SiCp/Al
无压浸渗
成分梯度
复合材料
SiCp/Al-30Si复合材料的界面反应机理
真空热压烧结
热力学
界面
SiCp/Al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优化
SiCp/Al基复合材料
正交优化
SiCP/Al复合材料组织及性能的研究
MMC,SiCP
耐磨性
拉伸强度
冲击韧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SiCp/Al复合材料的自发熔渗机理
来源期刊 硅酸盐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碳化硅/铝复合材料 自发熔渗 界面反应
年,卷(期) 2007,(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37-1341
页数 5页 分类号 TB3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54-5648.2007.10.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光青 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54 383 10.0 16.0
2 郑治祥 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57 2008 24.0 36.0
3 汤文明 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04 841 16.0 23.0
4 刘君武 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8 641 14.0 23.0
5 王建民 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4 211 8.0 12.0
6 吕君 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9 94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5)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碳化硅/铝复合材料
自发熔渗
界面反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硅酸盐学报
月刊
0454-5648
11-2310/TQ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1号
2-695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75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832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