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蛋白多肽类药物由于其在生物体内含量低、半衰期短和易受内源性物质干扰等特点而使其体内动力学的研究面临很多挑战.生物样品分析方法是进行药物体内动力学研究的基础.综述了研究蛋白多肽类药物体内动力学的常规分析方法:免疫学分析法、同位素标记示踪法、生物检定法和理化分析技术.展望了荧光标记近红外检测技术在蛋白多肽类药物体内动力学无损实时在位分析上的应用前景.
推荐文章
转运蛋白与药物代谢动力学、多药耐药关系的研究进展
转运蛋白
药物代谢动力学
多药耐药
结构动力学设计优化方法的新进展
动力学设计 约束 均方响应 形状优化 进化结构优化(ESO) 拓扑优化 优化解的存在性 结构/控制一体化
国际铁道车辆系统动力学研究新进展
铁道车辆
动力学
研究
进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蛋白多肽类药物体内动力学分析方法的研究新进展
来源期刊 药学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蛋白多肽类药物 体内动力学 分析方法 荧光标记近红外检测技术
年,卷(期) 2007,(10)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与专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3-438
页数 6页 分类号 R917|R977
字数 656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5094.2007.10.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顾月清 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58 228 8.0 13.0
2 方春生 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1 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10)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蛋白多肽类药物
体内动力学
分析方法
荧光标记近红外检测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药学进展
月刊
1001-5094
32-1109/R
大16开
南京童家巷24号中国药科大学内
28-112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03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1684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