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对角加载的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以提高空间色噪声环境中自适应波束对方向矢量误差的鲁棒性.该算法首先利用噪声协方差矩阵对阵列相关矩阵进行预白化,同时定义了一个与噪声矩阵相对应的椭圆方向矢量模糊集,然后,通过在该模糊集内进行最坏情况性能优化来确定对角加载因子.和现有的通过迭代求解加载因子的方法不同,该文给出了最优加载因子的近似解析表达式,降低了运算量,揭示了哪些因素可以影响最优加载因子,以及如何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空间色噪声环境中,该算法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并且,给出的加载因子表达式是其真实最优解的一个准确近似.
推荐文章
一种鲁棒的战场声目标自适应时延估计算法
时延估计
自适应
鲁棒估计
战场声目标
一种超声测距的鲁棒自适应建模方法
超声测距
自适应滤波
鲁棒自适应建模
x2检验
基于Bayesian准则的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阵列信号处理
波束形成
贝叶斯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
一种简化特征空间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自适应波束形成
特征分解
稳健性
线性约束最小方差
信号子空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种空间色噪声环境下的鲁棒自适应波束
来源期刊 电子与信息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信号处理 鲁棒自适应波束 空间色噪声 方向矢量误差 对角加载
年,卷(期) 2007,(12)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22-2826
页数 5页 分类号 TN911.7
字数 436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启琮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98 1522 19.0 35.0
2 邵怀宗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51 581 12.0 22.0
3 林静然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16 267 8.0 16.0
4 居太亮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12 314 9.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信号处理
鲁棒自适应波束
空间色噪声
方向矢量误差
对角加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子与信息学报
月刊
1009-5896
11-4494/TN
大16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9号
2-17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70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959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