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摘要:
以电力系统配置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MU)个数最少为目标,全网可观测、系统有最大量测冗余度为约束,提出PMU最优配置模型.针对PMU价格昂贵,很难一次性安装上所有所需PMU的实际问题,提出系统不可观测度的概念,以每阶段安装相同个数的PMU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量测冗余度和最终完成安装后满足系统可观测的最优配置为约束条件,提出PMU分阶段的最优配置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求解此模型,保证全局最优.在陕西49节点实际电网的PMU安装地点优化计算中,基于文中模型的算法不仅给出了14个PMU、120个量测量的最优配置方案,而且给出了优化的三阶段安装步骤,目前此方案已在实际电网中得到应用.
推荐文章
基于最大树理论的分阶段相量测量单元配置方案
相量测量单元配置
分阶段
最大树理论
N-1条件
考虑系统完全可观测性的PMU最优配置方法
可观测性分析
相量测量单元最优配置
禁忌搜索
状态估计
基于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的系统可观测PMU最优配置
电力系统
相量测量单元
PMU配置
遗传算法
基于多目标进化算法的相量测量单元优化配置
电力系统:相量测量单元(PMU)
多目标进化算法(MOEA)
Pareto最优解
可观测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系统可观测同步相量测量单元最优配置和分阶段配置
来源期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相量测量单元 系统不可观度
年,卷(期) 2007,(8)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59-963,990
页数 6页 分类号 TM73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987x.2007.08.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焦莉 15 104 6.0 9.0
2 李建华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48 1483 21.0 38.0
3 刘东晖 3 11 2.0 3.0
4 刘杰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39 165 8.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118)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力系统
相量测量单元
系统不可观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月刊
0253-987X
61-1069/T
大16开
196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2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13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