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原基因(AGT)多态性与慢性心力衰竭(CHF)发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2004年4月至2005年12月珠海市3家医院的111例CHF患者和110名健康对照者的AGT基因M235T多态性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共检测出3种AGT基因型,分别为MM型、MT型和TT型.CHF患者TT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在老年病例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2).与非TT型者相比,老年TT型者发生CHF的相对风险率为3.367.结论 AGT基因M235T多态性与CHF的发生相关,TT基因型可能是该地区老年人群CHF发病的遗传危险因素.
推荐文章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血管紧张素原
基因,多态性
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与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1166C基因的多态性研究
慢性心力衰竭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
基因多态性
预后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G-6A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血管紧张素原
遗传多态性
冠状动脉疾病
基因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多态性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原 基因 多态性 心力衰竭 老年
年,卷(期) 2007,(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0-19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
字数 310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2194.2007.03.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曾志为 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 3 21 2.0 3.0
2 彭健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心内科 23 201 10.0 13.0
3 梅啸 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 7 32 4.0 5.0
4 罗礼云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心内科 19 76 6.0 7.0
5 彭澍 16 90 7.0 9.0
6 龚五星 35 190 7.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管紧张素原
基因
多态性
心力衰竭
老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月刊
1005-2194
21-1330/R
大16开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南街9号五层
8-126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81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7951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