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先秦时期的礼是社会道德规范的载体,也是传承主流社会伦理思想的符号,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先秦的礼建立在人们对礼的社会规范功能的理性认识和对礼的道德精神觉醒意识的基础上。礼的践履使人们逐渐养成遵守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形成道德观念,培育道德情感,使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在的道德自觉。
推荐文章
论仪式中的隐性德育——以日本现代成人礼为例
仪式
隐性德育
日本现代成人礼
论朱子《家礼》中的茶礼
《家礼》
朱熹茶礼
冠昏丧祭
非世俗性
论先秦儒家礼育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先秦儒家礼育思想
当代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论先秦儒家“修养”美育及当代实践美育的转型
审美人格
先秦儒家
当代实践
修养美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先秦礼的德育功能
来源期刊 中国德育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先秦时期 德育功能 社会道德规范 社会伦理思想 社会规范功能 觉醒意识 道德精神 行为习惯
年,卷(期) 2007,(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6
页数 1页 分类号 G64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朝旭 45 133 6.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先秦时期
德育功能
社会道德规范
社会伦理思想
社会规范功能
觉醒意识
道德精神
行为习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德育
半月刊
1673-3010
11-5338/G4
大16开
北京市北三环中路46号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80-430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930
总下载数(次)
39
总被引数(次)
111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