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各种资料及相关实验表明,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有着很强的药理活性,是中草药的重要成分.笔者就近几年国内外关于黄酮类化合物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分别按胃、肠和肝脏几个主要吸收和代谢部位及其在体内的分布情况进行介绍.对于黄酮类化合物的吸收、分布和代谢的研究将为开发黄酮类新药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推荐文章
黄酮类化合物制备包合物的研究进展
黄酮类化合物
包合物
增溶
研究进展
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黄酮类化合物
测定方法
研究进展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纯化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黄酮
高速逆流色谱
分离纯化
进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酮类化合物吸收、分布和代谢的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中国中药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物 吸收 分布 代谢
年,卷(期) 2007,(19)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61-196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85.5
字数 615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1-5302.2007.19.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秋军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 57 662 16.0 23.0
2 黄晓舞 解放军总医院药品保障中心 29 190 6.0 13.0
3 吕鹏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 5 66 2.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62)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4)
同被引文献  (159)
二级引证文献  (32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23)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1(2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2(2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3(4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14(4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15(5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7)
2016(3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4)
2017(4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9)
2018(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9(2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20(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酮类化合物
吸收
分布
代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药杂志
半月刊
1001-5302
11-2272/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2-45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538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23620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