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实验中9.5 μm峰值响应波长的n型长波量子阱红外探测器设计运用二维金属小球(铜)阵列作光耦合结构.金属小球阵列均匀填充在绝缘的胶黏剂中,基于惠更斯原理研究二维金属小球阵列体系的光耦合和光吸收,结果表明对9.5 μm响应波长的长波量子阱红外探测器,采用周期为3 μm,半径为0.9 μm左右的金属小球阵列可以获得最佳的光耦合.优化设计后的量子效率(66%)远高于45°磨角耦合的量子效率(38%),为实验运用金属小球阵列进行长波量子阱红外探测器的光耦合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和详细的优化设计方案.
推荐文章
GaN基量子阱红外探测器的设计
GaN
量子阱
红外探测器
极化匹配
甚长波量子阱红外探测器光耦合性能
量子阱红外探测器
光耦合
2D光栅
响应率
探测率
干涉法和K-P模型计算量子阱红外探测器能带结构的比较
电子干涉
K-P模型
多量子阱
红外吸收
甚长波量子阱红外探测器光栅耦合的研究
n型量子阱红外探测器
二维光栅
光耦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用金属小球进行长波量子阱红外探测器的光耦合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长波量子阱红外探测器 金属小球阵列 光耦合 光吸收
年,卷(期) 2007,(11) 所属期刊栏目 凝聚物质:电子结构、电学、磁学和光学性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48-6653
页数 6页 分类号 O4
字数 402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3290.2007.11.08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宁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304 5119 38.0 59.0
2 熊大元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6 49 4.0 6.0
3 陆卫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95 442 12.0 16.0
4 陈效双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53 271 8.0 12.0
5 李志锋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37 186 8.0 12.0
6 甄红楼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10 64 4.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长波量子阱红外探测器
金属小球阵列
光耦合
光吸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