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国外有学者把热疗作为肿瘤综合治疗的新途径,进行高热联合化学药物放射治疗腹膜内侵润转移或中晚期肿瘤的疗效研究.特别是热生物学、热剂量学模式的建立,是肿瘤热放、热化或热灌注综合治疗趋向了科学量化的轨道.目的:分析肿瘤区域加温同步低剂量姑息放疗、化疗或热灌注综合治疗的热剂量效应.设计:对比观察.单位:解放军第一○七医院国家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重点专科(全军肿瘤无创诊疗中心).对象:选择2000-06/2006-09解放军第一○七医院全军肿瘤无创诊疗中心收治需内科保守姑息治疗的中晚期肿瘤患者1 455例,均经病理或影像学确诊,ECOG评分2~4分.纳入患者均对检测和治疗知情同意.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根据治疗方案分为热灌注组(n=53)、热放疗组(n=874)、热化疗组(n=458)和单热组(n=70)4组.方法:入院后,热灌注组、热放疗组、热化疗组和单热组分别进行腹盆腔灌注、分次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常规化疗和中西医结合姑息用药治疗.同时应用体外内生场热疗系统RF透热加温,腹腔内温度通过穿刺针将热电偶置入腹腔,采集腹腔不同3个测温点温度,同时监测直肠和外耳道两个不同测温点,记录治疗目标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平均温度.以相当40℃/min作为热剂量,热灌注1次/周,区域加温2次/周,60 min/次,目标温度以39.5~43 ℃,求取40 ℃/min的热剂量.调强适形放射治疗于加热前1 h完成,3~5 Gy/F、3~4次/周、DT30~50 Gy,热灌注2~3次/周,热放1~2次/周,6~8次/疗程.分析各组患者不同温度及不同病种的热效应.主要观察指标:①分析有效热剂量的效应.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客观疗效评价标准和Zubrod-ECOG-WHO评分评价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③观察腹水变化情况.结果:纳入的1 455例中晚期肿瘤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灌注后加温15 min大多升至39.5℃以上;25 min后升至40.0℃以上;35 min后升至41.0℃以上;常以此温度维持治疗,也有升至43.0℃的患者.其中41℃以上有91例,40~40.9 ℃有414例,39.5~39.9 ℃有950例.②40℃/min的热剂量对分次调强适形放疗、低剂量化疗和热灌注均有明显治疗增益,热灌注组、热放疗组、热化疗组和单热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6%,81.9%,80.0%和50.0%.热灌注组、热放疗组和热化疗组40~40.9 ℃和39.5~39.9 ℃临床疗效好于单热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治疗前后患者Zubrod-ECOG-WHO评分比较:治疗前后Zubrod-ECOG-WHO评分改善或提高的有76.3%.④治疗前后患者腹水变化情况:治疗后腹水改善的总有效率为75%.⑤不同病种不同温度的疗效:同一疾病41℃以上和40~40.9 ℃的治疗效果与39.5~39.9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41 ℃以上与40~40.9 ℃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①区域加温局部分次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在中晚期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是肯定的.②随着40℃/min热剂量的增加或温度的升高疗效相应提高.
推荐文章
光动力疗法治疗中晚期消化道肿瘤的护理
光动力疗法
消化道肿瘤
护理
剂量率对MOSFET器件总剂量效应的影响
功率MOSFET器件
γ射线
剂量率
总剂量效应
高能中子辐射对线虫的剂量效应研究
中子
线虫
生物学效应
低剂量超敏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区域RF加温治疗中晚期肿瘤的热剂量效应
来源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热剂量效应 区域加温 放射化学中药疗法 中晚期肿瘤/淋巴神经细胞浸润物理治疗
年,卷(期) 2007,(44)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与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011-9015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18
字数 320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7.44.03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义善 解放军第一○七医院全军肿瘤无创诊疗中心 42 113 7.0 8.0
2 王钦文 解放军第一○七医院全军肿瘤无创诊疗中心 5 14 3.0 3.0
3 贾喜风 解放军第一○七医院全军肿瘤无创诊疗中心 5 17 3.0 4.0
4 戈仁群 解放军第一○七医院全军肿瘤无创诊疗中心 2 6 1.0 2.0
5 盛娜 解放军第一○七医院全军肿瘤无创诊疗中心 4 16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62)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8)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热剂量效应
区域加温
放射化学中药疗法
中晚期肿瘤/淋巴神经细胞浸润物理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5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5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5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