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新生霉素的结构单元诺维糖和香豆素的抗肿瘤活性. 方法 合成新生霉索的结构单元3-O-氨基甲酰基诺维糖(化合物2)和3-乙酰氨基-7-羟基香豆素(化合物3).MTT法测定两化合物与新生霉素抗K562细胞的活性. 结果 化合物2的IC50为2.287 mmol,化合物3的IC50为2.165 mmol,新生霉素的IC50为0.350 mmol. 结论 化合物2和化合物3具有抗肿瘤活性.但比新生霉素弱.
推荐文章
含有吡唑结构单元的化合物及其抗结核活性
抗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
吡唑
杂合体
构-效关系
云南霉素-RGD二甲酯偶联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细胞侵袭活性
云南霉素-RGD二甲酯
RGD肽
云南霉素
抗侵袭活性
链霉菌NOV-0827产生的抗肿瘤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
链霉菌
新生霉素
大环内酰胺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抗肿瘤活性
新型吲哚苯醌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吲哚衍生物
醌类化合物
2-苯基萘型
合成
抗肿瘤活性
相转移催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生霉素结构单元合成与抗肿瘤活性
来源期刊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新生霉素 诺维糖 香豆素类 抗肿瘤药
年,卷(期) 2008,(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3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979.1
字数 223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4194.2008.01.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建华 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系 167 969 15.0 20.0
2 刘洋 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系 21 82 5.0 8.0
3 陈莉敏 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系 24 203 9.0 13.0
4 吴丽贤 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系 20 95 6.0 8.0
5 林燕芳 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系 14 38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23)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生霉素
诺维糖
香豆素类
抗肿瘤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2-4194
35-1192/R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学园路1号
34-66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36
总下载数(次)
2
相关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Fujian Province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fjinfo.gov.cn/fz/zrjj.htm
项目类型:重大项目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