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步伐的加快,公民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与教育课题,正在逐步重新进入中国教育研究与实践的视野。这是中国社会与教育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不同文化、不同时代对于公民教育的认识并不相同。因此基于当代中国的现实,讨论公民教育的时候应当采取什么样的价值立场、秉承什么样的方法论,成为我国公民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的重要前提。现阶段,我们必须坚持三个方面:首先,公民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要,对公民教育的认识应当与时俱进;其次,中国公民教育应当具有中国社会与文化的特质,应当反对简单的“拿来主义”:最后,学校公民教育应与和谐社会生活同步建设,反对狭隘的公民教育理念。
推荐文章
谁创造历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三个重要命题
历史
创造
人民
马克思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解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哲学基础
哲学意义
试驳高尔吉亚的三个命题
高尔吉亚
三个命题
存在
认识
告诉
反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当前公民教育应当关切的三个重要命题
来源期刊 中国德育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学校公民教育 应当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和谐社会建设 中国社会 命题 “拿来主义”
年,卷(期) 200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5
页数 1页 分类号 G633.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檀传宝 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 171 1417 17.0 3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学校公民教育
应当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和谐社会建设
中国社会
命题
“拿来主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德育
半月刊
1673-3010
11-5338/G4
大16开
北京市北三环中路46号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80-430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930
总下载数(次)
39
总被引数(次)
111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