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比较4种常用蛋白浓度测定方法的准确性及各自的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Lowry法、BCA法、磺基水杨酸沉淀法、Bradford法等4种常用蛋白浓度测定方法对几种样品进行对比试验. 结果 研究了蛋白质样品中的添加物对不同方法的影响.采用BCA法测定PEG-IL-6的蛋白浓度以及采用Bradford法测定变性液中的蛋白浓度不仅准确而且重复性好. 结论 确定PEG-IL-6的最佳蛋白浓度测定方法为BCA法,而包涵体变性液中的蛋白浓度只能用Bradford法测定.
推荐文章
梅毒4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梅毒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胶体金法
几种蛋白质测定方法的比较
凯氏定氮
等电点沉淀
紫外吸收
双缩脲
考马斯亮蓝染色
蛋白质
测定
4种方法去除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效果比较
纤维蛋白原
血清
稳定性
比较分析
三种方法测定绵羊血红蛋白含量的比较试验
血红蛋白仪法
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
沙利氏比色法
绵羊
血红蛋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4种常用蛋白浓度测定方法的比较
来源期刊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蛋白质 含量测定 Lowry法 BCA法 磺基水杨酸沉淀法 Bradford法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7-278,282
页数 3页 分类号 TQ460.7
字数 170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雪梅 18 168 4.0 12.0
2 LI Hai-ling 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1 115 1.0 1.0
3 彭书明 1 115 1.0 1.0
4 LI Lin 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1 11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64)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5)
同被引文献  (299)
二级引证文献  (150)
19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9)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1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18)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29)
  • 引证文献(13)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5(36)
  • 引证文献(16)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6(31)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7(42)
  • 引证文献(14)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8(29)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9(43)
  • 引证文献(16)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20(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蛋白质
含量测定
Lowry法
BCA法
磺基水杨酸沉淀法
Bradford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月刊
1005-1678
32-1355/R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28-233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13
总下载数(次)
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