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随着MEMS技术和免疫磁珠技术的不断发展,平面电磁线圈作为控制纳米磁珠在微流体中运动的关键部件,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但其复杂的加工工艺,较低的磁珠捕获效率以及电磁线圈的热效应,限制了它在微流控芯片中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本文介绍了一种高梯度磁场分离微流控芯片,通过在芯片内部集成顺磁性的微柱结构,形成高磁场来捕获磁珠.采用基于SU-8多层模具和PDMS铸模工艺的快速加工方法,在芯片内部制作出顺磁性的微柱阵列.在外磁场磁化作用下,这些微柱能产生磁珠捕获所需的高梯度磁场,有效的进行磁珠操控和分离,通过蛋白捕获实验验证了芯片的可行性.该方法加工简单快捷,也不会带来电磁线圈的热效应问题.
推荐文章
微流控芯片通道结构的拓扑优化研究
微流控芯片
通道结构
拓扑优化
非牛顿流体
雷诺数
热压法快速制作微流控芯片模具
微流控芯片
模具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热压法
微圆柱阵列微流控芯片注射成型
微圆柱阵列
翘曲变形
单因素试验
成型工艺参数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钙离子浓度检测系统的实现
微流控芯片
细胞检测
钙离子浓度
荧光测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集成高梯度磁场分离结构的微流控芯片快速制作法
来源期刊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高梯度磁场 快速加工 微流控芯片 磁珠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1-756
页数 6页 分类号 TP212.2
字数 34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4252.2008.04.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金庆辉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90 737 15.0 19.0
2 赵建龙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140 1166 18.0 26.0
3 陈翔 上海交通大学微纳科学技术研究院 35 224 9.0 12.0
4 潘欣欣 上海交通大学微纳科学技术研究院 2 12 2.0 2.0
5 王聿佶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3 17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梯度磁场
快速加工
微流控芯片
磁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双月刊
1007-4252
31-1708/TB
大16开
上海市长宁路865号
4-737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3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0162
相关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英文译名: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973.gov.cn/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农业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