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评价新型淋球菌培养基的分离效果.方法 将我院研制的新型淋球菌培养基(实验组)与英国的Oxoid公司生产的 TM 培养基(TM组)、国产 MTM 培养基(MTM组)对20株淋球菌进行分离培养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茵落数最多,18、24小时与其它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6、48小时与TM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TM 组和 MTM 组内18 小时与24 小时茵落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MTM组24小时与36小时茵落数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18小时 TM 组茵落较小,与其它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4小时TM组茵落较小,与MTM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6小时实验组茵落较小,与其它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48小时实验组茵落较小,与MTM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菌落大小均随时间增长而增大,各时间段间菌落大小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新型淋球菌选择培养基分离淋球菌具有经济、简便、灵敏度高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培养基.
推荐文章
杏鲍菇组织分离母种及培养基筛选
杏鲍菇
母种
组织分离
培养基
猪链球菌选择性培养基研究
猪链球菌
选择性培养基
血消化液琼脂淋球菌选择培养基的实验研究
血消化液选择培养基
T-M选择培养基
普通巧克力培养基
淋球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种淋球菌培养基分离效果对比分析
来源期刊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新型淋球菌培养基 TM培养基 MTM培养基 淋球菌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与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47
页数 2页 分类号 R446.5|R378.16
字数 169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6170.2008.02.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雍刚 四川省皮肤病性病研究所中心实验室 14 60 3.0 7.0
2 廖巫山 四川省皮肤病性病研究所中心实验室 6 28 2.0 5.0
3 喻林冲 四川省皮肤病性病研究所中心实验室 9 31 2.0 5.0
4 杨曦 四川省皮肤病性病研究所中心实验室 3 22 2.0 3.0
5 王有为 四川省皮肤病性病研究所中心实验室 7 40 3.0 6.0
6 麦涛 四川省皮肤病性病研究所中心实验室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26)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型淋球菌培养基
TM培养基
MTM培养基
淋球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双月刊
1672-6170
51-1669/R
大16开
成都市一环路西二段32号
62-261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1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372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