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告诉我们教育必须触及人的灵魂,产生一种精神交流.怎样在文言文教学中更好地开展这种灵魂与灵魂的对话呢?笔者觉得还是要抓住文言词语,在词语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以《晏子使楚》一课为例,首先,由学生自由提出自己在自主学习中的疑难词句,然后归类,简单的就由学生自己解决,笔者则着重从以下几个角度加以引导点拨. 一、在寻觅发现中感知文言词语的情感美 有位作家说过:情感的投入,是一部作品的成功所在.读者从中看到了自己生活的影子,这是读者愿意投入精力的根本所在.让学生体验审美,获得充分的情感体验,是文言文教学的着力点、突破口. 如《晏子使楚》第二段中"楚王赐酒"的情景,可以设计两个问题,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问题一:"酒酣"如何翻译?楚王选择这一时机,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呢?问题二:"视"如何理解?"视"这一动作的背后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楚王也是个聪明的人,因为他选择了最佳时机动手. 生:我觉得楚王是在喝酒喝得正高兴时,大脑兴奋,自然想到了那个"阴谋诡计".
推荐文章
审美与人格——中学文言教学的双重指向
审美
人格
中学
文言教学
基于学生心理需求的文言文教学探微
心理需求
文言文教学
生活
以生为本背景下文言文有效教学探微
以生为本
文言文有效教学
创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文言词语的审美教学探微
来源期刊 语文天地(初中版)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08,(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50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语文天地(初中版)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42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69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