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散发性结直肠癌5号染色体的杂合性缺失,寻找新的结直肠癌抑癌基因.方法 取83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和正常组织,先后应用分布于5号染色体上的16对微卫星DNA标记和5p15区D5S416附近的6对微卫星DNA标记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PCR产物在自动荧光测序仪进行电泳3h,以GeneScan3.1和Genotyper2.1软件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经5号染色体上的16对微卫星DNA标记的杂合性缺失分析,发现散发性结直肠癌5号染色体上有2个明显的高频杂合性缺失区域,即染色体短臂上的D5S416位点和染色体长臂上的D5S428~D5S410区.进一步对5p15区的精细定位,界定了1个遗传距离为1 cM大小、跨越D5S416位点的杂合性缺失区,该区的位点大致顺序是pter-D5S630-D5S1987-D5S1991-D5S1954-D5S1963-D5S416-D5S2114-D5S486.本组54例有效标本的杂合性缺失率达48.2%.结论 散发性结直肠癌在5号染色体短臂存在1个杂合性缺失区域,即5p15.2-15.3,该区很可能存在1个或多个与结直肠癌相关的新的抑癌基因.
推荐文章
散发性结直肠癌染色体3q24-25区杂合性缺失的精细定位
结直肠肿瘤
杂合性丢失
染色体图
散发性结直肠癌20号染色体等位基因杂合缺失
散发性结直肠癌
20号染色体
杂合缺失
广西散发性结直肠癌DCC基因突变的研究
结直肠癌缺失基因
结直肠癌
突变
广西散发性结直肠癌缺失基因突变及杂合性缺失的研究
DCC基因
单链构象多态性
DNA测序
突变
杂合性缺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散发性结直肠癌染色体5p15区杂合性缺失精细定位
来源期刊 中华肿瘤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杂合性缺失 精细定位
年,卷(期) 2008,(6)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3-417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3
字数 27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3766.2008.06.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志海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 86 606 14.0 20.0
2 李大鹏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 3 2 1.0 1.0
3 许世峰 山东省立医院普外科 9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结直肠肿瘤
杂合性缺失
精细定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肿瘤杂志
月刊
0253-3766
11-2152/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7号
2-47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88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72073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