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岩土力学       
摘要:
针对我国锚固体抗拔力现场检测方法中的不足,借助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盒等电子元件,建立了一个新的抗拔力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首先利用数据采集盒将传感器传递过来的反映压力和变形的电流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再由相关程序对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并绘制测试曲线.系统实现了测试过程中数据的自动采集和成图,有助于测试人员及时了解锚固体的受力状况,避免了锚固体张拉破坏.以惠莞高速公路ZK26+231~ZK26+520压力分散型锚索抗拔力检测情况为例,验证了该系统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推荐文章
预应力锚索锚固体破坏与锚固力传递模式研究
预应力锚索
破坏机理
锚固力传递规律
土钉支护体系抗拔力机理研究
土钉
支护体系
抗拔力
钉土作用
自承作用
隧道锚围岩抗拔机制及抗拔力计算模式初步研究
隧道锚
现场模型试验
抗拔机制
抗拔力计算公式
破坏面
夹持效应
Hoek-Brown准则下预应力锚索锚固体破坏的极限分析
预应力锚索
Hoek-Brown强度准则
塑性
流动法则
锚固体
极限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的锚固体抗拔力测试系统及应用
来源期刊 岩土力学 学科
关键词 锚固体 抗拔力 测试系统 测试曲线 控制指标
年,卷(期) 2008,(z1) 所属期刊栏目 边坡稳定分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5-388
页数 4页 分类号 TH871.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598.2008.z1.07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洪宝宁 河海大学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62 1685 21.0 34.0
5 韩尚宇 河海大学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3 41 5.0 6.0
9 魏浩 河海大学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10 2.0 3.0
13 祝磊 河海大学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8 70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
共引文献  (346)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锚固体
抗拔力
测试系统
测试曲线
控制指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土力学
月刊
1000-7598
42-1199/O3
大16开
197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04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506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