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考察林蛙油酶解前后抗疲劳作用变化情况,为林蛙油酶解工艺的合理性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小鼠负重游泳法,观察林蛙油及其酶解后粉末对小鼠运动耐力的影响;对小鼠肝糖原、肌糖原储备的影响;对剧烈运动后小鼠血乳酸(LAC)、血尿素氮(BUN)含量及乳酸脱氢酶(LDH)活力的影响.结果:每天经口服给予小鼠林蛙油及其酶解液437mg/kg,560mg/kg,连续灌胃30d,各用药组均能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减少小鼠游泳时血尿素氮的产生,增加肝糖原、肌糖原含量,减少血乳酸的产生,LDH活力增加,且各试验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各用药组中,以酶解后组最高,阳性对照组次之,林蛙油组最低,但是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其中游泳后20min血乳酸含量、LDH活力酶解后组与林蛙油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林蛙油及其酶解液在提高机体对运动负荷的适应能力,延缓疲劳的产生和加速疲劳的消除方面都有很明显的作用,证明林蛙油及其酶解液均有明显的抗疲劳保健功效,且酶解后作用进一步增强.
推荐文章
食(药)用菌抗疲劳作用实验研究
食(药)用菌
固体发酵
抗疲劳
熟地黄多糖的抗疲劳作用研究
熟地黄多糖
抗疲劳
血乳酸
尿素氮
肝糖原
AF-8B对小鼠机体抗疲劳作用的研究
功能食品
抗疲劳
黄酮醇苷
AF-8B
高原舒颗粒对小鼠抗疲劳作用的实验研究
高原舒颗粒
抗疲劳
红景天胶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林蛙油酶解前后抗疲劳作用对比研究
来源期刊 黑龙江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林蛙油 酶解 抗疲劳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4
页数 5页 分类号 R282.74
字数 47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882.2008.02.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津明 45 208 9.0 12.0
2 李鑫 66 156 7.0 10.0
3 孙仁爽 25 86 5.0 8.0
4 宋茜 1 1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67)
二级引证文献  (40)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8(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林蛙油
酶解
抗疲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黑龙江医药
双月刊
1006-2882
23-1383/R
大16开
哈尔滨市道里区河广街41号
14-248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718
总下载数(次)
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