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教学"一词,最简单的理解便是"教"与"学",也可理解为"师教生学"或"以教导学"、"以教促学".归根结底,"教"是为了"学".说到底,课堂是属于学生的;倘若不属于学生,课堂与老师则没有了存在的价值.但在现实中,老师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取代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几乎等同于"听讲"、"记忆"、"抄写"、"答题";老师的"教"往往简约成"讲解"、"灌注"、"考试"、"评分".老师主导作用的过度扩大、强化,形成了老师的"主宰权",主宰着全班学生的"学".划一的内容,统一的答案,定式的思维,忽略或排斥了教学过程中学生应有的活动.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许多孩子从"爱学"变成"厌学",有的中途辍学,甚至离家出走,许多触目惊心的悲剧,正是在这狭窄、封闭、捆住手脚的教育空间里发生的."教"与"学"中本末倒置的种种片面性,导致学生的亦步亦趋,最后只能是拔苗助长. 一、让学生主动地体会 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在他们身体迅速成长的时候,往往是通过自身的活动,去认识世界、体验生活、学习本领的.这就像雏鹰的翅膀是在飞翔活动中练硬的."爱动"是每个学生的天性.在生活与学习中,学生总是喜欢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亲手摸一摸、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