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超声波/改性粘土工艺去除常州市淹城古遗迹人工水体中的蓝藻.结果表明,该工艺运行费用低,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在原水浊度、CODMn、TN、TP及叶绿素a分别为24NTU、9.26 mg/L、1.897 mg/L、0.169 mg/L、22.76μg/L的条件下,对浊度、CODMn、TN、TP及叶绿素a的去除率分别为85.42%、46.65%、52.66%、85.8%、84.58%,处理后的水质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Ⅱ~Ⅲ类标准.
推荐文章
超声波和改性粘土集成技术在去除蓝藻水华上的应用
铜绿微囊藻
超声波
改性粘土
絮凝
气囊
再悬浮
水华去除
超声波磷化工艺研究
超声波
磷化
组织结构
工艺
超声波处理凹凸棒土的有机改性研究
超声波
凹凸棒土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有机改性
吸附
超声波辅助提取芦笋老茎中芦丁工艺的优化
芦丁
芦笋老茎
超声波辅助提取
提取率
工艺条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声波/改性粘土工艺去除人工水体中的蓝藻
来源期刊 中国给水排水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人工水体 蓝藻 超声波 改性粘土 叶绿素a
年,卷(期) 2008,(19)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总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46
页数 3页 分类号 X703.1
字数 155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4602.2008.19.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薛勇 江苏工业学院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13 120 6.0 10.0
2 王利平 江苏工业学院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33 406 12.0 18.0
3 丁福圣 江苏工业学院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2 20 2.0 2.0
4 段松林 4 16 2.0 4.0
5 杨显财 江苏工业学院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1 1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5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77)
二级引证文献  (45)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工水体
蓝藻
超声波
改性粘土
叶绿素a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给水排水
半月刊
1000-4602
12-1073/TU
大16开
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路52号都市花园大厦21层
6-86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949
总下载数(次)
39
总被引数(次)
16835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