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对不同生长厚度GaN/SiC(n-n)的慢正电子研究,发现在GaN/SiC的界面中存在大量各种缺陷并在界面两端形成两个小同方向的电场.这些缺陷的产生和SiC衬底表面制备以及GaN和SiC不同的热膨胀系数有关.而缺陷中大量的带状缺陷在界面中形成一个费米能级钉扎(Fermi level pinning),它的存在使界面中存在一定高度的势垒,导致在界面两端的一定区域内形成两个不同方向的电场.用VEPFIT模拟该电场的存在,分四层(GaN/Interface/SiCl/SiC2)进行拟合,得到了很好的拟合效果,并可以给出电场的确定数值.这些电场的存在对正电子的湮没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得在SiC区域,有电场的区域内正电子的有效扩散长度减小.界面两端电场大小和界面的带电量以及界面宽度等信息有关,故对该电场的研究可以为研究真实的界面层及其性质的可能应用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推荐文章
研究堆慢正电子源构建中的关键机理问题
研究堆慢正电子源
机理与模型
慢正电子束流强度
6H-SiC表面热氧化SiO_2的正电子谱研究
慢正电子湮灭多普勒展宽谱
6H-SiC
SiO_2
空位型缺陷
退火工艺
电子辐照前后的n型6H-SiC低温正电子捕获的研究
正电子捕获
正电子寿命
电子辐照
碳化硅(SiC)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GaN/SiC异质结的慢正电子研究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正电子湮没 缺陷 半导体
年,卷(期) 2008,(9) 所属期刊栏目 凝聚物质:电子结构、电学、磁学和光学性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06-5910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3290.2008.09.08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海云 南京邮电大学应用物理系 15 35 4.0 4.0
2 翁惠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 28 92 5.0 8.0
3 C.C.Ling 香港大学物理系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正电子湮没
缺陷
半导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