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新鲜刀豆为原料,实验得出了提取刀豆凝集素的最优条件为:提取温度为2212,提取时间为2.5h,甲酸溶液中NaCI浓度为0.20mol/L,甲酸浓度为0.7mol/L,料液比为1:50(W/V).所得刀豆凝集素活力为102.96HU/g,蛋白质提取量为11.15mg/g.提取液经硫酸铵分级沉淀、透析得到刀豆凝集素粗品,经HPLC分析表明,刀豆凝集初步分离产物有多种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构成,分子量分布范围较广,从150000D到1300D左右.分子量为710000左右的组分占22.65%,分子量为36000D左右的组分占15.55%.初步分离产物中刀豆凝集素的含量较高.
推荐文章
刀豆凝集素的血凝活性及其性质研究
刀豆凝集素
活性测定
理化性质
外源刀豆凝集素对菲律宾蛤仔免疫机能的影响
菲律宾蛤仔
刀豆凝集素
免疫机能
红腰豆凝集素的提取及初步活性研究
红腰豆凝集素
提取分离
性质
应用
条斑紫菜凝集素的提取及其性质研究
条斑紫菜
凝集素
提取
性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刀豆凝集素提取、分离及产物分析研究
来源期刊 食品科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刀豆 凝集素 提取分离 分析
年,卷(期) 2008,(10) 所属期刊栏目 工艺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3-156
页数 4页 分类号 TS255.1
字数 23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2-6630.2008.10.03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洪新 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24 221 9.0 14.0
2 朱松 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4 46 3.0 4.0
3 娄在祥 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7 44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20)
195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刀豆
凝集素
提取分离
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科学
半月刊
1002-6630
11-2206/TS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禄长街头条4号
2-439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602
总下载数(次)
47
总被引数(次)
348406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