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余华作品的研究数量巨大,但多是从文学视角切入.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受"语言学转向"的影响,研究者逐渐把目光聚焦到了语言层面.本文从语言学和文学两大视野的不同研究视域和方法入手,对余华作品语言研究的概况进行梳理和论析,并比较两者的异同,以期建立一个语言学与文学对话的研究余华语言的新思路.
推荐文章
余华非理性创作的批判意识
余华作品
非理性创作
批判意识
余华小说的创作风格简述
余华小说
创作风格
转型发展
余华小说《活着》的人生哲理意蕴阐释
人生哲理
意蕴阐释
人生价值
模糊语言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特色及其翻译研究
模糊语言
英美文学作品
特色
翻译技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余华作品语言研究综述
来源期刊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余华 语言研究 语言学视野 文学视野 对话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语言文字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46
页数 2页 分类号 I207.4
字数 40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2323.2009.01.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萍 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8 42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4)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余华
语言研究
语言学视野
文学视野
对话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月刊
1009-2323
23-1462/G4
大16开
牡丹江市光华街476号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188
总下载数(次)
31
总被引数(次)
1299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