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苏/俄载人飞船(“上升”号与“联盟”号)航天服是软式的,由舱内压力服演变而来,不仅用于短时间的舱外活动,而且作为航天员舱内防护与应急救生使用.月球“海鹰”服原计划用于苏联月球使命的指令长在轨使用.1972年月球项目中止后,在月球“海鹰”服的基础上,经不断改进,形成“海鹰”系列舱外航天服,用于“礼炮”号与“和平”号空间站.自2001年起, “海鹰”-M与美国航天服EMU(舱外移动单元)一起在国际空间站使用.“海鹰”系列的第5个型号, “海鹰”-MK,已于2008年9月运抵国际空间站,还有两套“海鹰”-MK将于2009年抵达国际空间站.“海鹰”-MK是世界上第一种应用内置计算机的智能化航天服,它将在国际空间站上逐步取代“海鹰”-M,投入使用.阐述“海鹰”系列航天服的技术进展,特别是“海鹰”-M与“海鹰”-MK的技术状态.
推荐文章
关于苏/俄航天服中文译名的建议
载人航天
航天服
译名
舱外航天服红外笼标定试验及其修正计算
舱外航天服
标定试验
修正计算
航天服自动流量调节阀设计
训练航天服
自动流量调节阀
自动控制
仿真
舱外航天服热试验方法研究
舱外航天服
散热能力
热试验
载人航天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苏/俄舱外航天服技术的进展
来源期刊 载人航天 学科 航空航天
关键词 舱外活动 航天服 载人航天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航天员以生命保障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45
页数 分类号 V527
字数 197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5825.2009.0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仁璋 39 512 14.0 21.0
2 王鸿芳 11 150 7.0 11.0
3 王晓光 8 55 5.0 7.0
4 刘淑焕 3 8 1.0 2.0
5 潘光怡 1 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16)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舱外活动
航天服
载人航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载人航天
双月刊
1674-5825
11-5008/V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圆明园西路1号院
2-740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68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