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将描述多组分系统的复合混合物理论与微极性连续介质力学理论相结合,建立了描述微极性多组分多孔介质材料的混合物理论.假定系统由多组分的微极性弹性固体和多组分微极性粘性流体组成.给出由混合物理论建立的系统的平衡方程.依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以及本构假设建立了系统的本构方程,并使场方程闭合.为考虑固相的压缩性,在液相自由能函数中引入液相体积分数作为内变量,得到动力相容条件,用以限制固、液两相界面压力差的变化.最后,基于线性化理论得到线性化的本构方程和场方程,建立了考虑介质微极性的热-水力-力学组分输运模型.此理论框架可以运用到可变形多孔介质中污染物、药物以及农药输运等问题中,所得到的微极性多组分多孔介质系统的闭合场方程经退化后,可变为固、流相都为单一组分的多孔介质系统场方程,它与Eringen得到的结果一致.
推荐文章
基于复合混合物理论的热-水力-力学污染物输运模型
污染物输运
复合混合物理论
多组分流体
多孔弹性
热力学框架
储层孔隙介质多组分气体吸附理论模型研究
储集层
岩心
多组分混合物
吸附
数学模型
计算
储层孔隙介质多组分气体吸附理论模型研究
储集层
岩心
多组分混合物
吸附
数学模型
计算
储层多孔介质表面凝析气体混合物的吸附研究
多孔介质
表面
凝析气体混合物
吸附
储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极性多组分多孔介质材料的混合物理论
来源期刊 应用数学和力学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复合混合物理论 微极性 多组分 可变形多孔介质
年,卷(期) 2009,(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5-586
页数 12页 分类号 O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879/j.issn.1000-0887.2009.05.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成刚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132 1754 23.0 37.0
2 黄璐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4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复合混合物理论
微极性
多组分
可变形多孔介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数学和力学
月刊
1000-0887
50-1060/O3
16开
重庆交通大学90号信箱
78-21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40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2232
相关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Beijing Province
官方网址:http://210.76.125.39/zrjjh/zrjj/
项目类型:重大项目
学科类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