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传统交换技术通常是基于单一路径的交换机制进行研究设计.由于进入交换设备的分组只有唯一的输出端口,对于相同端口的争用极易引发交换拥塞,直接导致交换设备乃至整个网络性能的恶化.文章引入路由交换协同设计的思想,提出一种基于多下一跳路由的多端口输出交换机制,此新型可重构交换构件实现了分组在多个可选输出端口之间动态均衡的交换.最后结合仿真试验验证了该结构的稳定性和时延性能,并证明了最佳自由度扩展因子为3.
推荐文章
一个1GHz两倍泵的多端口寄存器堆的设计
寄存器堆
复用
地址线
功耗
一种新型的可重构路由交换通用平台
平台
开放架构
可重构
构件
路由交换
多端口存储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嵌入式系统
FPGA
SDRAM
VHDL
采用0.18μm CMOS工艺的多端口SRAM设计
多端口
单位线
SRAM
电流模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个支持可重构的多端口输出交换构件设计
来源期刊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可重构 交换 多下一跳路由 多端口输出 MPQ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可重构路由交换支撑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1-235
页数 5页 分类号 TP309
字数 502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0673.2009.02.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汪斌强 信息工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19 103 4.0 10.0
2 王超 信息工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14 32 3.0 5.0
3 卜佑军 信息工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3 9 1.0 3.0
4 李杨 信息工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4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可重构
交换
多下一跳路由
多端口输出
MPQ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1-0673
41-1196/N
大16开
郑州市科学大道62号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92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9088
相关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863.org.cn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
学科类型:信息技术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