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目的:研究如何在工程建设的源头--选线阶段通过合理的选线,从而达到科学地减震防灾的目的.研究结论:(1) 在高烈度震区特别是断裂带附近选线时,当以路基通过时应尽量平行通过且不能位于断裂带内,当需要跨越断裂带时尽量垂直通过,隧道洞门边仰坡不应垂直断裂带布置;(2) 选线应尽量绕避危岩落石分布广泛的地段;(3) 线路宜避开断裂带,难以绕避时,应在断裂带较窄处以简易工程垂直通过,可以低矮路基、短桥矮桥等工程通过;(4) 线路通过峡谷时应考虑堰塞湖、不稳定斜坡体、滑坡、岩堆、泥石流等潜在不利因素的影响,合理选择线位标高;(5) 当工程毗邻的自然坡体稳定性较差,影响到工程安全时,应进行加固和绕避不稳定体的方案比选;(6) 线路通过高烈度震区时尽量多设隧道,少做桥、路结构物;(7) 不设或少设陡坡傍山桥、路结构物,不设或少设小半径曲线,特别是不良地质重灾群发区域.
推荐文章
汶川地震对冶勒大坝影响分析
汶川地震
堆石坝
沥青混凝土心墙
强震记录
监测资料
汶川地震对北京公众灾害认知的影响
汶川地震
防灾减灾
灾害认知
风险沟通
山区高等级道路选线探讨
高等级道路
山区
选线
重视环保
地震对山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以5.12汶川大地震为例
地震
山地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
景观
生态安全
影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汶川地震对道路工程选线的影响
来源期刊 铁道工程学报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震害调查 震害分析 选线理念
年,卷(期) 2009,(12) 所属期刊栏目 路网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1
页数 4页 分类号 U212
字数 327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106.2009.12.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白朝能 6 23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43)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震害调查
震害分析
选线理念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铁道工程学报
月刊
1006-2106
11-3567/U
16开
北京市复兴路69号中国中铁广场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82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436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