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L-胱氨酸为硫源和结构导向剂,采用L-胱氨酸辅助合成法制备了样品Bi_2S_3.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所合成的产物为正交相Bi_2S_3,其晶胞常数为a=1.1141 nm,b=1.1304nm,c=0.397 8nm.由X射线光电能谱的分析得知Bi与S的摩尔比为2.0:2.9.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所合成的产物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Bi_2S_3为排列规整的纳米片状结构,片厚约20nm;反应时间对Bi_2S_3的结晶性和形貌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最后对所合成的Bi_2S_3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
推荐文章
L-半胱氨酸修饰碳纳米管的合成、表征及电化学性质
碳纳米管
纯化
修饰
表征
循环伏安法
假单胞菌TS1138菌株L-半胱氨酸酶法合成途径的代谢控制分析
L-半胱氨酸
动力学模型
代谢控制分析
酶法合成
光度法研究L-半胱氨酸修饰的ZnS纳米粒子与牛血红蛋白的作用
L-半胱氨酸
ZnS纳米粒子
牛血红蛋白
紫外光谱
荧光光谱
FTIR-ATR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L-胱氨酸辅助合成纳米片状硫化铋
来源期刊 硅酸盐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L-胱氨酸 硫化铋 溶剂热法 纳米结构
年,卷(期) 2009,(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英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02-2107
页数 6页 分类号 O611|TB38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54-5648.2009.12.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向卫东 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79 521 12.0 17.0
3 杨昕宇 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26 123 7.0 9.0
4 梁晓娟 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68 432 12.0 15.0
7 蔡文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1 44 5.0 6.0
8 刘丽君 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4 17 3.0 4.0
9 钟家松 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5 24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9)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L-胱氨酸
硫化铋
溶剂热法
纳米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硅酸盐学报
月刊
0454-5648
11-2310/TQ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1号
2-695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75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83235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