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种业       
摘要:
研究小麦多倍化初期幼苗中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活性变化,以模拟普通小麦的人工合成异源六倍体小麦为材料,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分别测定发芽96.5h的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第五代)及其亲本中这两种淀粉酶的活性.结果表明,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中淀粉酶的活性显著低于其亲本中该酶的活性.
推荐文章
人工合成异源六倍体小麦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变化
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
异源多倍化初期
β-葡萄糖苷酶活性
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苗期氮、糖代谢关键酶基因的表达
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
谷氨酰胺合成酶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蔗糖磷酸合成酶
基因表达
人工六倍体小麦后代衍生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
共祖先
遗传多样性
SSR标记
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的 ISSR 位点遗传多样性分析
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
遗传多样性
ISSR
聚类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与其亲本间淀粉酶活性的比较
来源期刊 中国种业 学科
关键词 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 α-淀粉酶 β-淀粉酶 酶活性
年,卷(期) 2009,(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34
页数 3页 分类号 S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895X.2009.12.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亓宝 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表观遗传学实验室 3 12 1.0 3.0
2 胡兰娟 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表观遗传学实验室 3 12 1.0 3.0
3 王霞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生物工程系 14 12 2.0 3.0
4 袁慧 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表观遗传学实验室 3 0 0.0 0.0
5 庞劲松 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表观遗传学实验室 6 31 2.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
共引文献  (82)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
α-淀粉酶
β-淀粉酶
酶活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种业
月刊
1671-895X
11-4413/S
大16开
1982-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67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3158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