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随着荧光蛋白(fluorescent protein)被不断改进和广泛运用于生物科学的研究,近几年对荧光蛋白光学性质的结构基础越来越了解,尤其是对荧光蛋白生色机制已经基本清楚,荧光蛋白的三个生色团氨基酸经过成环氧化成熟后形成一个平面共轭结构,电子的迁跃产生荧光,基于荧光蛋白的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BiFC)由于其操作简单、对环境条件要求不高等特点而在生物学中被广泛应用,并在功能和用途上得到较大提高.这里对荧光蛋白发光性质的结构基础及在BiFC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推荐文章
光激活荧光蛋白及其在植物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分子标记
光激活荧光蛋白
蛋白质相互作用
时空定位
Split-GFP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在鸡MSTN基因RNAi检测中的应用
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
RNA干涉(RNAi)
shRNA
慢病毒
Split-GFP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及其在蛋白互作研究中的应用
双分子荧光互补
蛋白质互作
亚细胞定位
可视化
绿色荧光蛋白在胚胎干细胞研究中的应用
绿色荧光蛋白
胚胎干细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荧光蛋白在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荧光蛋白 发光机制 构象变化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8
页数 8页 分类号 Q6-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小健 7 8 2.0 2.0
2 陆致晟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4)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3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1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8(13)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荧光蛋白
发光机制
构象变化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0427-7104
31-1330/N
16开
上海市邯郸路220号
4-193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7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257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