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论文以朱莉亚·克里斯蒂娃的解析符号学理论为背景对卡罗尔·安·达菲的诗歌《光之语法》进行文本细读。受维特根斯坦的影响,达菲质疑语言表意能力,并提倡通过表现情感和体验来弥补语言的不足。这种对诗歌语言的看法呼应了克里斯蒂娃的解析符号学理论。克里斯蒂娃认为符号界的意指过程,以其非言语的方式隐匿在人的逻辑表达中,并加强语言表达中情感的因素。因此本文通过对《光之语法》进行分析,发现诗歌颠覆父性语言逻辑,以大量看似无意义、不关联的意象表现感官体验而不是描述感官体验,从而建构出感官体验这个属于前语言的符号体系中的意指过程。
推荐文章
Oil geochemistry derived from the Qinjiatun–Qikeshu oilfields: insight from light hydrocarbons
Light hydrocarbons
Crude oil
Lishu Fault Depression
Geochemistry characteristic
运用Jigsaw reading建设"悦读"课堂
Jigsawreading
合作学习
优缺点
改进措施
基于ZigBee Light Link的楼宇照明系统设计
智能照明
遥控器
无线网关
ZigBee Light Link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A Kristevan Reading of Carol Ann Duffy’s "The Grammar of Light"
来源期刊 比较文学.东方与西方:英文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克里斯蒂娃 符号学理论 意指过程 诗歌语言 解析 语法 感官体验 维特根斯坦 文本细读 表现情感
年,卷(期) 201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72
页数 13页 分类号 I56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克里斯蒂娃
符号学理论
意指过程
诗歌语言
解析
语法
感官体验
维特根斯坦
文本细读
表现情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比较文学.东方与西方:英文版
半年刊
四川省成都市
出版文献量(篇)
304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