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王船山基于对晚明社会的观察和感悟,既肯定了阳明改变社会的初衷,也批判了其学说所导致的理论后果。从此出发,他指出陆王之学错误地将人心的'暂澄'状态误认作道心,并且由于在工夫论上忽视了格物作为心体赖以充实之必要条件的价值,进而忽视心体对于意念的统率义,最终只能构建其空冥心体,而非属己的、充实而纯粹的道德主体。就天人观而言,阳明与象山对天道的误判导致人道丧失其应有的限定和内涵,从而使得天道侵占人道的分位。船山毕生以'明人道以为实学'为自己的理论诉求,意在反对陆王对道德主体的消解。
推荐文章
日记视域下的“顾黄王”并称与船山学的发生
近代文人日记
船山学
顾炎武
黄宗義
王夫之
论王船山“人皆可以作圣”说
王船山
作圣
实行
理想人格
王船山《老子衍》中的进步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王船山
<老子衍>
进步思想
现代价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船山视域中的陆王心学
来源期刊 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陆王心学 空冥心体 无我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5-621
页数 17页 分类号 B249.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張永奇 北京大学哲学系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陆王心学
空冥心体
无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
年刊
16开
北京市
200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4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