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板栗花作为民间用药在临床上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缺乏相关理论研究.为了解其抑菌效果,本研究将板栗花的水煮提取物制备成浓度分别为0.001g/mL、0.01g/mL、0.1g/mL和1g/mL的药平板和药敏片,分别对供试菌株大肠杆菌O4、大肠杆菌O8、大肠杆菌O101、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当板栗花提取物浓度为0.01g/mL时,所有供试菌株均高度敏感,这一结果为板栗花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推荐文章
金樱子茎提取物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金樱子茎
抑菌作用
最低抑菌浓度
体外试验
板栗花提取物体外抑菌效果研究
板栗花
水煮提取物
最小抑菌浓度
七子花不同时期叶片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
植物学
七子花叶片
提取物
抑菌活性
珍稀濒危植物七子花提取物的抑菌活性
植物学
七子花
器官
抑菌活性
珍稀濒危植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板栗花水提取物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板栗花 水提取物 最小抑菌浓度
年,卷(期) 201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44
页数 分类号 S853.75
字数 208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6422.2010.03.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玉艾 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44 195 8.0 12.0
2 杨亮宇 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67 360 9.0 16.0
3 初晓辉 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40 418 11.0 19.0
4 毕保良 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64 184 9.0 11.0
5 孙永科 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34 142 7.0 10.0
6 杨林富 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38 225 9.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61)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板栗花
水提取物
最小抑菌浓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双月刊
1674-6422
31-2031/S
大16开
上海市闵行区紫月路518号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5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8579
论文1v1指导